全自动立式颗粒包装机安全规程
全自动立式颗粒包装机是现代食品、医药、化工、日化等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自动化包装设备,主要用于将颗粒状物料(如糖果、种子、冲剂、小五金件等)进行自动计量、制袋、填充、封口、打码和切断,实现高效、连续的包装作业。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,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防止事故发生,特制定本安全规程。所有操作、维护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。
一、适用范围
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型号的全自动立式颗粒包装机的操作、日常维护、清洁、检修及故障处理等全过程。
二、安全基本原则
1. 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:任何操作均应以安全为前提,严禁违章作业。
2. 持证上岗: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设备结构、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规程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
3. 防护到位:设备所有安全防护装置(如防护罩、急停按钮、安全门锁等)必须齐全、有效,不得随意拆除或短接。
4. 禁止带病运行: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,必须立即停机检查,严禁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维修或调整。
三、开机前安全检查
1. 环境检查:
确保工作区域整洁、干燥、通风良好,无易燃、易爆物品。
设备周围应留有足够的操作和维护空间,通道畅通。
2. 设备检查:
检查电源线、气源管路、真空管路是否完好,有无破损、老化、泄漏。
检查各机械连接部件(如螺栓、螺母、皮带、链条)是否紧固,有无松动或脱落。
检查各运动部件(如横封、纵封、牵引辊、下料机构)是否灵活,有无卡滞。
确认所有安全防护罩、防护门已正确安装并锁紧。
检查急停按钮是否处于弹起状态,功能是否正常。
检查润滑系统油位是否正常,按要求加注或更换润滑油。
3. 物料与包装膜检查:
确认所用颗粒物料符合设备要求,无异物、无结块。
检查包装膜(卷膜)是否安装正确,张力适中,无破损、无褶皱。
确认色标传感器位置正确,能准确识别包装膜上的色标。
四、运行中安全操作
1. 启动程序:
合上主电源开关,接通气源(如设备需要)。
按下“电源启动”按钮,系统上电。
进入人机界面(HMI),检查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(如袋长、温度、速度等)。
手动点动运行,观察各机构动作是否正常,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。
确认无误后,切换至自动运行模式,缓慢提升运行速度至生产要求。
2. 运行监控:
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,密切监视设备运行状态。
注意观察温度控制(纵封、横封温度)是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。
检查包装袋成型、封口质量、打码效果是否符合要求。
监听设备运行声音,发现异常(如异响、摩擦声、电机过载声)应立即停机检查。
定期检查物料供给是否顺畅,包装膜是否跑偏。
3. 禁止行为:
严禁在设备运行时打开防护罩或防护门。
严禁用手、工具或其他物体接触任何运动部件(如牵引辊、横封刀、下料口等)。
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清洁、调整或维修作业。
严禁湿手操作电气设备。
严禁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屏蔽安全保护功能。
五、紧急情况处理
1. 发生人身伤害或设备严重故障时:
立即按下急停按钮(通常为红色蘑菇头按钮,位于设备显眼位置)。
切断主电源和气源。
报告主管领导,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。
在故障未排除、安全隐患未消除前,严禁重新启动设备。
2. 设备异常(如异响、冒烟、异味、温度过高):
立即按下“停止”按钮或急停按钮。
切断电源,查明原因,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启动。
六、停机与维护安全
1. 正常停机:
按下“停止”按钮,待设备完全停止运行后,再切断主电源和气源。
清空料斗内剩余物料。
收集并清理包装成品和废料。
2. 清洁作业:
必须在设备完全断电、断气并确认所有运动部件停止后进行。
使用干燥、洁净的软布或专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洁。
清洁热封部件(纵封、横封)时,必须等待其完全冷却至室温,防止烫伤。
严禁用水直接冲洗电气部件、控制柜和电机。
清洁后,检查设备内部有无遗留工具或杂物。
3. 维护与检修:
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。
维修前必须切断电源、气源,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“禁止合闸,有人工作”警示牌。
使用合适的工具,按维修手册进行操作。
更换零部件后,必须进行检查和试运行,确认安全后方可投入生产。
七、个人防护要求
1.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、工作鞋,长发者应将头发盘起并戴工作帽。
2. 严禁佩戴宽松的衣物、领带、手链、戒指等易被卷入设备的物品。
3. 进行清洁或维护时,根据需要佩戴防护手套、防护眼镜等。
八、培训与监督
1. 新员工或转岗员工必须接受全面的安全操作培训。
2.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学习和应急演练。
3. 管理人员应加强现场巡查,及时纠正违章行为。
九、附则
1. 本规程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。
2.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。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,违反本规程造成事故者,将追究其责任。
安全无小事,责任重于山。 请每一位操作和维护人员时刻牢记安全规程,规范操作,共同营造安全、高效、有序的生产环境。
